【财华社讯】4月18日,据国家财政部网站发布,2025年4月16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郑栅洁主任与马来西亚有关部门负责人交换关于人工智能、北斗应用、数字经济等三份合作文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11月4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表示,北斗应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约470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健,基础持续夯实。形成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完整型谱,软件、算法等完全自主研制,构建国家检测认证体系。国产芯片出货量超亿级规模,国外同类芯片支持北斗系统,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1月29日,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地方结合资源稟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扶持北斗发展政策,开发更多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应用场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资本市场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
1月29日,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针对大众消费领域应用需求,重点突破短报文集成应用、融合卫星/基站/传感器的室內外无缝定位、自适应防欺骗抗干扰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的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形成北斗与5G、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系统解决方案。构建北斗应用服务基础设施。完善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平台用户规模,进一步提高北斗定位速度。创新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推动不同地基增强系统的数据互通和业务协作,提升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率,拓展北斗高精度定位在大众消费领域应用场景。
9月23日,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九届年会在武汉光谷开幕,航锦科技首席科学家刘经南院士和韩绍伟博士作为嘉宾参加会议并发言。本次大会上,航锦科技旗下武汉导航院的北斗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共享单车应用获得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金奖第一名。
烽火电子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具备完整的北斗二号研发生产资质,具有研制生产北斗终端及模块产品能力,目前已承担多项研制任务。公司已在北斗相关能力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后续随着北斗应用军民用推广,前期布局将取得可观的市场收益。
【财华社讯】9月19日,北斗导航板块午后拉升走强,截止发稿,耐威科技(300456-CN)拉升触及涨停,超图软件涨近4%,北方导航(600435-CN)、航天宏图(688066-CN)、北斗星通(002151-CN)、华测导航(300627-CN)等跟涨逾2%。据湖南日报9月19日消息,北斗开放实验室、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17日在长沙分别发布了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北斗掌上实验室APP、北斗精密定位APP及智能机器人足球仿真赛平台三项代码资源,助推北斗应用产业打通“最后一公里”,培育北斗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
【财华社讯】9月12日,北斗导航概念股集体冲高,截止发稿,中海达(300177-CN)涨停,北斗星通(002151-CN)涨逾4%,合众思壮(002383-CN)、振芯科技(300101-CN)涨逾3%,华测导航(300627-CN)、海格通信(002465-CN)等个股纷纷拉升。消息上,9月10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2020年,中国将如期完成北斗全球系统的全面建设,北斗应用也将加快推进,实现中国北斗、世界北斗、一流北斗的发展目标。随着5G、物联网等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据深圳商报,4月14日,第二届“北斗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在深圳启动,北斗产业服务生态高峰论坛同期举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全德在论坛分享了“北斗产业发展报告”。他提到,“2018年,北斗三号系统进入全球组网密集发射期,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预计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北斗应用规模将有望超过2万亿元。未来三年将是北斗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