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1月13日,香港证监会发布,获悉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从今天起接受境外投资者使用在北向债券通下持有的国家财政部及內地政策银行的在岸债券(即中央政府债券)作为北向互换通交易的履约抵押品。在此安排的基础上,香港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及香港金管局达成共识,境外投资者可将使用中央政府债券作为场外结算公司所有其他合资格衍生品交易的履约抵押品。新安排的相关细节有待监管机构审核,并将于适时作进一步公布。
【财华社讯】1月13日,香港交易所发布,香港场外结算公司自今日起已开始接受境外投资者使用债券通持仓中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北向互换通的履约抵押品,准备在今年一季度内接受此类债券作爲所有衍生品交易的履约抵押品。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将与香港证监会和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密切合作,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具体细节将适时公布。此项措施将有效盘活境外投资者的在岸债券持仓,增强他们配置境内人民币债券的意愿,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香港场外结算公司提供结算服务的场外衍生产品包括利率掉期(含北向互换通下的利率互换)、不交收远期外汇合约、交叉货币掉期及外汇合约。
【财华社讯】12月16日,香港交易所今天宣布,旗下的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将由2025年1月13日起接受境外投资者使用债券通持仓中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北向互换通」的抵押品。新增的合资格抵押品可用于支付「北向互换通」交易的初始保证金,爲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这项优化措施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者持有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作为连接香港与内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互换通自2023年5月推出以来,运作平稳,交易量稳定增长,为两地金融市场增添了活力。截至2024年11月底,共有71家境外机构参与「北向互换通」。2024年11月,互换通日均成交额达18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5月的约3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香港交易所网站将适时发布更多有关此项优化措施的详情。
7月9日,香港交易所今日发布,欢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支持境外投资者使用债券通持仓中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北向互换通」的履约抵押品。香港交易所旗下的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将接受此类债券作为互换通的履约抵押品,期望在今年年底前落实。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将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货币市场中央结算系统密切合作,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具体细节将适时公布。此项优化措施将为「北向互换通」投资者提供更多非现金抵押品的选择,有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这也将有效盘活债券通投资者的在岸债券持仓,提升境内人民币债券的吸引力。
6月2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撰文表示,金管局与内地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探索进一步扩大以在岸债券作为离岸市场抵押品的适用范围。近期的突破点是使用北向债券通下的在岸债券,作为北向互换通业务的履约担保品。引入这项措施,可让投资者有更多非现金抵押品的选择,一方面节省现金占用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盘活境外投资者的在岸债券持仓,进一步提升在岸债券的吸引力。该措施亦有助于发挥债券通和互换通之间的联动和协同效应,提升投资者参与互联互通业务的活跃度。各方正争取在近期能达成一致意见并尽快对外公布。在「三联通」下进一步开放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的措施也在稳步推进中,两地金融管理部门和参与机构正积极讨论,期待不久将来再为大家介绍该措施的新亮点。
香港证监会8月23日发表最新的《季度报告》,概述2023年4月至6月期间的工作重点。多项新举措已在季內推出,以发展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和风险管理中心。互换通是首个为金融衍生产品而设的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当中的“北向互换通”已在5月启动,让投资者可透过香港对冲內地债券市场的利率风险。截至6月底,在互换通下进行交易的內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合约共有540份,名义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290亿元,而每日平均金额约为人民币39亿元。
香港证监会微信公众号发布,香港与內地最新的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互换通”今日正式开通。机制先启动北向交易,使香港及其他地区的投资者经由 “北向互换通",参与內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香港证监会欢迎互换通的启动。行政总裁梁凤仪女士表示:“互换通是首个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互联互通机制,持有內地债券的国际投资者可透过其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互换通有助于加深內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连接,巩固香港作为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国际投资者持有內地债券达人民币三万二千亿元,较2017年债券通机制推出时增长约三倍。
香港金融管理局网站消息,“北向互换通”今日(5月15日)正式启动。“北向互换通”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便捷及安全的渠道,通过香港和內地基础设施机构的连接,交易內地利率互换产品,方便持有內地债券的国际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