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10月23日,凯立新材(688269.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氢能领域布局的在研项目涉及制氢、储氢和氢能应用。与制氢、氢能应用相关的在研项目“氢能专项”正处于批量试产/试用推广阶段;与储氢相关的新型有机液体储氢体系研发及产业化的在研项目正处于中试优化阶段。陕西西创信诚信息技术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21年8月,持有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股权。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围绕商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开展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公司通过投资西创信诚间接持有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有助于公司未来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相关催化剂业务,属于围绕产业链下游以获取渠道为目的的产业投资。
【财华社讯】艾可蓝(300816.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和储备氢、氨燃料内燃机以及氨柴混合燃料内燃机排放治理技术,并且获得了一汽红旗氢发动机后处理项目的开发定点。同时,公司基于催化剂材料以及电控方面的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氢燃料电池催化剂、PEM电解水催化剂以及甲醇重整制氢系统的研发,目前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已完成中试,性能优越,正在进行产线规划,并与安徽元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就氢燃料电池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及样机已基本完成,为氢能源的储运和分布式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技术解决方案。
7月3日,运达股份(300772.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暂无海上制氢项目,公司已为河北、辽宁等地多个制氢项目提供风电机组设备。
6月13日,广汇能源(600256.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绿电制氢及氢能一体化示范项目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相关运营数据目前正在收集整理中。
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快培育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跟踪评价,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编制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拓展氢能应用场景。稳步推进绿色清洁液体燃料发展,有序推动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抓好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推动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实施低碳零碳改造,推广综合能源站、源网荷储一体化等绿色高效供用能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实施新能源微电网、微能网、发供用高比例新能源应用等示范工程。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氢能产业已然成为实现能源低碳发展的关键途径,受到全球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我国,得益于政策与资本的持续赋能,氢能产业正呈现出勃勃生机,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速度。其中,制氢环节作为关注度最高的环节,备受瞩目。
11月20日,龙蟠科技(603906.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业务不涉及氢燃料电池,公司氢能产业布局在制氢、储氢、用氢三大环节,具体产品为氢燃料电池催化剂、4型储氢瓶,以及碱式电解槽。
11月2日,科力远(600478.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关于公司HEV镍氢电池及材料业务,暂未接到终端客户全面采用锂电池的通知,目前供货稳定。一方面,虽然终端客户部分车型使用锂电,但客户HEV整体销量仍保持高速增长,公司HEV镍氢电池仍将保持稳定供货;另一方面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其他镍氢电池及材料市场,如轨道交通辅助电源、调频调峰储能、电解水制氢设备材料、镍-氢气电池用材料,同时也在积极研发新型储能电池及材料,争做细分市场龙头,确保镍电业务稳定增长。此外,公司已布局上游锂矿及碳酸锂业务,并已建成投产,未来产能将得到释放;同时,正在依托创新模式积极构建储能产业链,获取储能市场订单。
科力远三大业务相互协同,以技术创新助力业务发展,展现出充沛的发展后劲与竞争能力。传统镍氢电池业务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细分领域,泡沫镍制氢材料在5家制氢头部企业开展样品测试,为后续规模量产奠定基础;锂电业务方面,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首期1万吨已顺利投产,业绩贡献逐步提升;储能业务在大储能模式赋能下逐步深入,技术持续创新,订单陆续交付。
4月24日,科威尔(688551.SH)在互动平台表示,在氢能领域的制氢环节,现阶段技术路径较多,测试环节也处于初期阶段。目前,公司PEM电解槽测试系统已有批量订单,同时碱性电解槽测试方向也已经有相关布局。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