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3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2025年3月31日起,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资金的清退工作。因客观原因无法及时清退的需做好台账管理。加强对存量资金清退过程中的全流程监管,做好风险管控。为避免“一刀切”给群众带来不便,对急诊特殊情形以及老年人群体等确有预交资金需求的,在患者自愿前提下,医疗机构可收取门诊预交金,收取标准需报属地卫生健康(中医药、疾控)行政部门备案。通知要求,参考同病种前3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同保障类别个人自付平均水平,自2025年6月30日起执行。
12月12日,据《科创板日报》讯,记者在第十批药品集采现场了解到,号称本次集采最卷品种的西格列汀此次有超过30家企业竞标,包括华海药业、科伦药业、正大天晴、通化东宝、浙江医药、九典制药、石药欧意、辰欣药业等多家公司。从竞标结果看,企业中标价最低已经降至每片0.2元以下,较限价下降90%以上。统计数据显示,该产品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过20亿元,原研厂家默沙东销售占比超9成,仿制药替代空间比较大。此次集采默沙东报价在每片7.37元左右。
4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文介绍,2021年底,国家组织开展了胰岛素专项集采,平均降价48%,国内胰岛素价格基本回归合理水平,集采结果于2022年5月开始落地实施。集采前,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胰岛素年用量约2.5亿支;集采后,中选胰岛素22个月用量达6.5亿支,平均年用量约3.5亿支。这说明随着用药负担降低,糖友们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可及性和规范性得到提升。集采前,三代胰岛素的使用比例为58%,集采后提升到70%,向欧洲国家的用药结构趋近。胰岛素集采2年的协议期将于2024年5月份期满。近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全国统一开展胰岛素接续采购的标书。
2023年5月10日,贝泰妮集团(300957)旗下皮肤年轻化专家AOXMED瑷科缦“面部年轻化”高峰论坛在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举行。此次高峰论坛由AOXMED瑷科缦品牌主办,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继续教育分会共同协办。
新华社西宁5月19日电,记者从青海省医疗保障局获悉,青海公立医疗机构和驻青军队医疗机构全面执行国家组织的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其中,人工髖关节、人工膝关节价格平均降幅达82%。截至目前,青海省共有45家医疗机构参与人工关节集采,按全省首年约定采购总量3000套计算,预计年可节约采购资金8000万元。
国新办今天(11日)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集采成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基本模式。药品集采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重点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到2022年底,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合计数在每个省份均达到35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品种数达到5个以上,使集采成为常态,稳定社会预期。
国新办今天(11日)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情况。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开展6批、共采购234种药品,涉及市场金额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采购金额的30%。2021年开展了胰岛素专项采购,首次将集采从化学药拓展到生物药领域。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聚焦心內科和骨科2个群众最为关注的领域。心脏支架集采已平稳运行一年,中选支架使用总量169万个,达到全年协议采购量的近1.6倍。去年针对较为复杂的骨科耗材开展了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进一步扩大了改革的覆盖面。
据广东发布,10月9日零时起,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广东落地执行。患者可以在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按中选价格购买到平均降幅55%的61个药品,最高降幅达到98%。预计首年将节约药品费用19.82亿元,惠及广大患者。按首年约定采购量计,广东全省市场销售额降价前约24.89亿元,降价后约5.07亿元,品种覆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抗过敏、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此次集采中有16个品种降幅超过90%,其中,江苏豪森的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g)等6家企业产品降幅超过97%。此次除了中选产品大幅降价外,广东还将非中选的同通用名药品进行价格联动,如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等10多个药品也大幅降价,平均降幅达70%,最大降幅为98%。
3月8日,国新办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在医疗卫生方面,主要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医疗资源薄弱省份建设一批区域医疗中心,提升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提高到3.2人、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
交银国际发布报告,第四批集采名单正式公布,2月3日开标,涉及45个品种、80个品规。此次的药品在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额达到550亿元人民币,涉及最高采购规模将超250亿元。该行认为,未来每年1-2批集采将常态化,预计本轮平均价格降幅仍将超50%。看好制药龙头和创新型生科企业,如中生制药(01177-HK/买入)和康方生物(09926-HK/买入)。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