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网志发文表示,面对外围贸易环境的急剧变化和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我们之前部署的市场监控机制持续发挥作用。对于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瞬间急剧变化,特区政府会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准备,加强对形势发展的监控、预测及应对部署。我们将加速吸引境外资金、人才及企业来香港发展。最近,许多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和其他地区的耐心资本对香港市场愈加重视,并深入探讨如何增加在本港市场的参与。也有不少海外的科研人员和学者正积极考虑转到香港继续做研究和工作。最近,也有更多科企希望以香港作为基地,拓展国际市场。此外,我们亦正积极吸纳全球各地优质发行人来港上市。目前,香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在港进行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针对全球最新变化,指示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它们首选的上市地。港交所亦会加紧做好在东盟和中东市场的联系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当地优质企业来港上市,同时汇聚更多国际资金到港,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和地位。香港背靠祖国,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香港在当前环球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显得更加稳定和具吸引力。
【财华社讯】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推动铝加工产业集聚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产能兼并重组,引导低竞争力产能退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支持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优化产业生态。围绕新能源、电子等细分材料领域,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优质企业。支持聚焦铝精深加工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本次调整涉及55家上市公司,其中27家优质企业获纳入,28家上市公司被移出名录。
近日,南方基金推出的南方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基金代码:589660;简称:科创综指ETF南方)于2025年3月5日正式上市,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科创板优质企业的高效途径。
【财华社讯】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优化发行注册流程,鼓励有关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科技型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探索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债券。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加大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折扣系数的政策支持。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财华社讯】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产融合作,进一步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和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的作用。实施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推动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关措施,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市场化兼并重组,支持优质企业做强做大。
【财华社讯】1月14日,据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月13日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表示,支持香港资本市场发展,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与基石。我们将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与香港金融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支持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支持更多的优质企业到香港上市和发行债券,持续优化、拓展内地与香港在股票、债券、理财、利率互换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比例,为香港的金融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财华社讯】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坚持一张蓝图规划、特色应用示范、科技创新驱动、高端产业引领,推动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新型产业体系、新型交通体系、重点区域发展多方协同。到2026年,建立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打造2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培育1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力争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带动产业规模近千亿级。到2030年,引育结合形成千亿级规模领军企业,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实现尖峰负荷全削减,带动产业规模再翻番。
【财华社讯】12月5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UITC大会暨中国联通(香港)创新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致辞表示,该研究院的成立是香港推动创新科技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联通长期致力于全球数字化转型,新成立的研究院将进一步推动香港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同时,研究院还将与各方伙伴机构合作,发起“向新共创”计划,为香港创科发展注入新活力。研究院的成立,亦为政府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措施带来协同效应,吸引更多內地及国际企业来港设立总部,促进各企业间的跨界合作及创新转型。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包括:公司迁册机制、吸引重点企业、投资推广署的支持。展望未来,香港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港,共同推动国內国际双循环发展,为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繁荣作出更多贡献。
【财华社讯】11月25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消息,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组通过特首政策组的研究成果对接机制,与政策组紧密沟通,出谋献策,他们的意见是政策论证过程的重要参考。新一份施政报告融合和吸纳意见,提出加大力度吸引海内外重点企业在香港设立总部或分部业务,以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并革新输入人才机制,为香港集聚人才。政策组专家指出,香港在法律、会计、工程等领域拥有众多国际人才,加之高度开放和自由的营商环境,使得香港成为内地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生命健康科学领域,香港已吸引了17家生命健康科研机构和企业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地位。施政报告吸纳了专家意见,明确提出将加大力度吸引海内外重点企业在港设立总部,特别是鼓励生命健康科学等新兴产业的企业落户。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还将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优质企业选择香港作为总部,香港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并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