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领域一直是资本市场所青睐的投资领域,孕育出众多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领军企业。
【财华社讯】京东健康(06618.HK)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581.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6%;毛利约133.09亿元,同比增长12.2%;公司所有者应占盈利约41.62亿元,同比增长94.31%;每股基本盈利1.32元。不派息。回顾期内,总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所得商品收入同比增加6.9%至488亿元。商品收入的增长驱动力主要有活跃用户数量增加及用户的额外购买、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的线上渗透率不断提高及产品品类的丰富。线上平台、数字化营销及其他服务所得服务收入同比增加18.9%至94亿元。服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数字化营销服务费增加,主要归因于平台上的广告主数量增加,与公司平台的交易持续增长保持一致。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836亿,2024全年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超过49万。第三方商家数量超过10万家;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的日均在线咨询量已超49万。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赋能故事愈发丰富,其应用对各行业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药领域亦不例外。
11月15日,在港上市的互联网医疗概念股出现分化。其中,京东健康(06618.HK)上涨4.15%;平安好医生(01833.HK)的股价一度涨超20%,但最终收涨2.05%;而阿里健康(00241.HK)却大跌5.94%。
2024年11月11日,由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主办,财华社、富途安逸协办,香港大公文汇财经公关集团等媒体机构支持的2024香港上市公司发展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港股100强」颁奖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目前颁奖典礼正在颁发的是「除税后盈利增长率10强」榜单奖项。在本届「除税后盈利增长率10强」评选中,中电控股荣膺榜单桂冠。携程、小米分别位列榜单第二及第三名,太古股份公司、京东健康、微博、蒙古焦煤、海底捞、新城发展及中石化冠德分列第四至第十名。
8月19日,叮当健康(09886.HK)跳空暴跌19.09%,股价再创上市以来的新低,表现明显弱于互联网医疗板块内的京东健康(06618.HK)、阿里健康(00241.HK)。
8月19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8%,国企指数涨1.04%,恒生科技指数涨1.68%。分板块看,互联网医疗概念股集体反弹。其中,京东健康(06618.HK)涨7.93%,阿里健康(00241.HK)涨3.77%,众安在线(06060.HK)跟涨。
盛夏之下,京东系又到了秀肌肉的时刻。得益于平台生态建设的日渐成熟,京东系今年二季度的成绩夺人眼球,尽管营收继续放缓,但造血能力逆势增强,利润和毛利率再上一台阶。
4月3日,港股三大指数纷纷走弱,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22%,国企指数跌1.44%,恒生科技指数跌2.32%。分板块看,互联网医疗跌幅居前,平安好医生(01833.HK)跌6.35%,京东健康(06618.HK)跌4.86%,阿里健康(00241.HK)跌3.26%。
3月20日晚间,京东健康(06618.HK)发布了其2023年全年业绩。据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京东健康实现总收入535.3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加14.5%;产生盈利21.4亿元,同比增加459.2%;每股基本盈利0.69元。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