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4月2日,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截至目前,超过50%的MSCI中国指数上市公司已公布FY24业绩。总体而言,营收势头明显回升,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前几个季度为-1%。同时,净利润也强劲增长,同比上升32%,净利率恢复到2022年水准,因为公司继续专注于成本控制,部分也因为4Q23基数较低。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预期–约60%已发布业绩的公司实际上平均比市场盈利预期低2%左右,而市场盈利预测在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基本持平。四季度盈利和收入趋势最强劲的行业包括互联网、医疗保健(因新药发布和低基数)和非银金融(因股市复苏)。如果目前的盈利复苏趋势持续,瑞银认为这将支撑中国股市的持续反弹。FY24整体盈利增长17%,高于2%的营收增长,大多数行业的利润率均上升。汽车、互联网和保险公司的盈利增长最为强劲,超过50%,而房地产和可再生能源公司的盈利仍然承压。
互联网医疗领域一直是资本市场所青睐的投资领域,孕育出众多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领军企业。
尽管互联网医疗行业前景广阔,但叮当健康(09886.HK)却依然深陷困境。
1月28日,港股交投相对清淡,一方面港股通因假期暂停服务,另一方面港股也因春节假期仅交易半日。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14%,国企指数微跌0.01%,恒生科技指数涨0.77%。
数字医疗一直是国内的热门赛道,而这股风也吹向了资本市场。2023年末至今,健康160、健康之路(02587.HK)、讯飞医疗(02506.HK)等数字健康医疗服务企业纷纷冲刺港股市场,其中健康之路和讯飞医疗已成功登陆港交所,港股市场的互联网医疗板块又添新兵。
12月18日,健康之路(02587.HK)启动招股,计划全球发售2500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近期,两家数字健康医疗服务企业——健康160和健康之路竞相冲刺香港资本市场。
市场传闻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微医(We Doctor)重启香港IPO计划。
11月15日,在港上市的互联网医疗概念股出现分化。其中,京东健康(06618.HK)上涨4.15%;平安好医生(01833.HK)的股价一度涨超20%,但最终收涨2.05%;而阿里健康(00241.HK)却大跌5.94%。
10月2日,国庆节小长假第二天,中国资产的狂欢依旧在持续,港股的大消费板块迎来“节日效应”,强势大涨。其中,餐饮、食品、啤酒、旅游、酒店、家电、体育用品、汽车经销商、互联网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携手并进,集体大涨。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