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蓝晓科技(300487.SZ)在互动平台表示,在空气捕捉二氧化碳领域,目前公司以销售吸附分离材料为主,并有较多商业化案例。是否提供系统装置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取决于下游市场发展阶段以及客户实际需求。目前公司暂未提供空气捕捉二氧化碳系统装置。
【财华社讯】山高新能源(01250.HK)公布,2024年1月3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2023年光伏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下半年)名单的通知》,有关公司之一间合营公司仪征市山高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山高仪征市刘集镇100MW渔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中标项目”)成功获批。中标项目在提供清洁能源发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预计每年还将带来可观的渔业产值,实现了资源整合、产业互补、产出增加、生态友好的高效绿色产业循环,将更好的助力地区经济的发展。
1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
6月12日,“CN100建筑碳中和倡议机制”发布活动在上海国际碳博会上海建科(603153)展区举办,机制发起单位上海市长宁区低碳办、上海建科院、上海质科院、上海朗绿科技等机构共同启动发布仪式,承诺响应“CN100”倡议,优先实施自身二氧化碳减排策略,积极编制建筑碳中和行动计划,有效开展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建设、碳抵消等工作。
2023年6月1日,中国海油(00883.HK、600938.SH)今天宣布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CCS)示范工程项目正式投用。
近期,深耕甲醇赛道近20年的吉利汽车(00175.HK),在突破一项项技术瓶颈、建立较为完备的配套体系后,终于迎来了甲醇推广的跨越式阶段——全球首个10万吨级绿色低碳甲醇工厂正式投产。值得注意的是,该工厂是我国首套、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低碳甲醇工厂。
据中国石化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4日,中国石化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在上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四方将开展合作研究在华东地区共同启动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为华东地区现有产业脱碳打造低碳产品供应链。该项目将引领我国CCUS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新华社多哈6月19日电,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9日宣布推出一款线上碳排放计算工具,可为商业客运航班提供准确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这款软件使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今年3月发布的二氧化碳计算方法,它计算的数据与实际燃油消耗信息及载客率相关。
江西省高安市建陶基地(一期120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BIPV项目,自规划以来就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据中信博(688408.SH)介绍,目前项目施工已经过半,待项目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约1.2亿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2万吨,节省标准煤超4.3万吨。
据新华社讯,4月19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风电场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对36号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叶进行吊装施工作业。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将达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预计2022年11月底并入国网安徽省滁州电网运行。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