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香港证监会今天宣布,香港拟推出中国国债期货合约。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正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建议修改相关规则。香港交易所将尽快公布相关细节和推出日期。
4月12日,中金所公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中证商品指数公司合作编制的中国国债期货收益指数系列正式发布。该指数系列填补了我国国债期货指数的空白,是国內首批可产品化的国债期货收益指数。该指数系列包含2年期、5年期、10年期3只国债期货收益指数。目前,已在中金所与中证商品指数公司官网,以及新华财经、万得资讯、东方财富等平台发布。
据中债网官方数据,海外投资者1月净增持境内中国政府债券,持有量增加至2.52万亿元人民币。海外投资者上月购入657亿元人民币(103亿美元),去年12月为619亿元人民币。购入3000万元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持有总额为118亿元人民币。海外投资者也卖出了114亿元政策性银行票据,持有总量为1.07万亿元。
10月29日,富时罗素世界政府债券指数(WGBI)正式纳入中国债券。业内人士预估,以此为新起点,中国债券市场有望迎来万亿规模资金。纳入过程将分步骤在36个月内完成,届时中国国债占富时世界国债指数的权重将达5.25%。渣打银行中国宏观策略主管预计,被纳入富时罗素WGBI指数后,中国国债将获得1300亿美元至156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
中债月度数据显示,5月份境外机构增持了约258亿元人民币国债,推动持有总量逾2.12万亿元。数据还显示,5月境外机构增持政策性金融债逾73亿元。
富时罗素发表公告称,将自10月29日起将中国国债纳入旗舰产品全球政府债券指数(WGBI),权重为5.25%,分36个月逐步纳入。此前美银美林与渣打均预测中国国债将获得5.2%的权重,至此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均将中国债券纳入。
富时罗素表示,将在北京时间3月30日凌晨6时左右宣布是否确认纳入中国国债。渣打银行最新研究报告称,预计今年10月份起,中国国债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后的一年内,将获1300亿美元至156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预计到2021年,外资对中国国债的净购买量将从2020年的571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8400亿元人民币,这将占2021年国债净发行总量的31%,高于2020年的14%和2015年-2019年的均值16%。
近1个月以来,中国国债收益率始终维持在3.2%至3.3%的区间,波动幅度在7BP。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中国国债的“避风港”效应突出。就涌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而言,中国国债是一大主要目的地。债券通数据显示,前2个月,外资净买入3124亿元中国债券。其中,中国国债是外资买入的主力。3124亿元的购买规模约外资2020年购买中国债券的三分之一。
港交所高级顾问李小加表示,互联互通应进一步拓展至“新股通”。他举例指,若沙特阿美以人民币形式来港上市,集资所得的人民币可换成中国国债,让更多外资持有人民币资产,让人民币出境。
央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达3.1万亿元,创出新高。6年多来,境外机构的中国债券持仓规模增长超6倍,市场份额升至3%以上,持有近10%的中国国债,逐渐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