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进一步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一是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对项目的支持比例。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建设”,确保项目符合“两重”性质,同时在完善项目投融资机制、健全项目运行管护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进展和创新突破。二是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聚焦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项目,持续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用好“正面”“负面”两张清单,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投资效益。此外,还将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三是高水平调动社会投资。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滚动接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筛选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深化投贷联动合作,推动更多PPP新机制项目落地实施,更大力度支持基础设施REITs市场扩围扩容,通过这些举措,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其他发展中的问题。
【财华社讯】12月30日,中泰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经历11月底来的温和回升后,港股恒生指数的预测PE回升至9.2倍,处于2018年以来6.9%分位数的位置,而风险溢价也低于滚动两年平均一个标准偏差。尽管估值不便宜,但我们相信港股在1月仍有上行空间,主因1) 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12月以来多个省市陆续披露2025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明年一季度的部分发行额度在今年年底提前披露,新老基建投资将会加快;2) 国务院办公厅于12月25日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我们认为措施有利解决符合条件项目不足的问题,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专项债撬动投资效应,特别是对量子科技、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行业较为利好;3) 地方政府出台消费补贴,内地进入春节前后的消费旺季,叠加进入经济数据的真空期,市场仍处于交易政策及流动性预期。
10月12日,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措施,主要有三方面考虑:第一,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第二,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考虑到当前已建待售的住房相对较多,主要采取两项支持措施:一项是,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另一项是,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原来这个资金主要是用来支持以新建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现在我们对支持的方向作出优化调整,适当减少新建规模,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来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第三,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0月12日,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与相关部门同向发力,聚焦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不断优化财税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回归平稳健康发展轨道。下一步,财政部将坚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这项政策,既可以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又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
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內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主要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发行特別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个方面。
4月23日,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发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共筛选通过专项债券项目约3.8万个、2024年专项债券需求5.9万亿元左右,为今年3.9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打下坚实项目基础。其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工作机制和职责分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项目投向领域、前期工作等进行审核把关,财政部对项目融资收益平衡等进行审核把关。下一步,重点要督促指导各地方严格把握项目质量要求,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11月17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有序推动创新开放。借助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先行先试契机,依法依规推进区内资本可兑换,促进跨境双向流动。扩大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深化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试点,适度提高投资额度,提升境外投资便利化。推进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WFOE PFM)试点,引入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集聚。支持风投创投企业发行创投专项债券及大湾区跨境人民币专项债券,拓展风投创投企业海外中长线资金来源,引入境外资金设立人民币创业投资母基金。
8月30日,财政部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提出,下半年,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內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经济财政运行监测和形势分析,密切跟踪地方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合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全面提升资金支付效率,推动各项财税政策尽早落地见效。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支持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研究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投后管理,提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强化预期管理,更好发挥协同效应。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其中提出,充分用好发展改革系统失信惩戒措施“工具箱”。对于存在失信记录的相关主体,我委将按规定限制中央预算內资金支持、限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请、限制各类融资项目推荐;对于存在政府失信记录的地级以上城市,我委将取消发展改革系统的评优评先和试点示范资格、加大城市信用监测扣分权重、取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称号或参评资格。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用好各类投融资政策和工具。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专项债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REITs等扩大投资政策和工具,加快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落实资源性要素指标“六票”统筹政策,全面推广桩基先行、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措施。精简项目审批流程,推广实行标准化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后补等措施,将“分期竣工验收”实施范围扩大至工业、研发、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