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据生态环境部消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期的临近,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意愿上涨,交易活跃度逐步上升。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77个交易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344.04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达到10.44亿元。
近年来,国家对水泥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不断加强,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但同样也是碳排放大户。中国水泥网显示,2020年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在工业行业中仅次于钢铁(钢铁碳排放量约占全国15%),因此水泥行业必将是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点碳减排行业。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业内人士表示,水泥作为碳排放大户大概率会在“十四五”期间纳入碳交易市场。(证券日报)
7月14日,碳交易概念再度发力,截止收盘,龙源技术大涨20%涨停,长源电力、双良节能涨超7%,谱尼测试、涪陵电力、四川路桥涨超6%,福建金森、中钢国际等跟涨。其实,这波暴涨早于7月上旬便开启,而概念股板块的暴涨主要受消息面刺激。消息面上,国新办于今日上午10时举行了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明出席,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亦曾
国新办7月14日上午10时将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全国碳交易市场上市在即,行业观点普遍表示,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国际社会和我国碳中和目标共同推动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清洁能源消费和运营服务需求也将得到显著提升。光伏方面,硅料价格触顶趋稳,逆变器、辅材等成本压力较小环节有望率先迎来边际改善,明年需求有望超预期。风电方面,招标规模超预期,风机大型化进度提速且供应链管控能力强化,盈利有望维持稳定,随着原材料成本逐步回落,将迎来积极配置时点。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7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5月26日,中国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要求,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中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1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指导意见称,围绕落实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全力推进达峰行动。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持续推动实施鼓励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达峰专项方案。推动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化、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提出明确的达峰目标并制定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系统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上线交易。
据中证网讯,1月28日,天然橡胶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线交易,这是国际上首个以天然橡胶期货为标的的期权产品。上期所理事长薑岩表示,天然橡胶期权的上市,将进一步丰富上期所以“一主两翼”为核心的产品多元化战略的內涵,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上期所将强化一线监管职责,防范市场风险,确保天然橡胶期权的平稳上市和稳健运行。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